【首部曲:生態樂園】
初次造訪扇平,是與學校同仁共遊。周末的清晨,一行人從校門口出發,迎著陽光,浩浩蕩蕩的驅車馳往這座鄰近學校的生態教育園區。
往扇平的林道沿著三合溪開鑿,狹隘卻不崎嶇,道旁山色蒼翠欲滴,飛瀑如雪,景致宜人。踏入園區,夾道恭候的樟樹展現待客熱忱,隨風送上一縷清馨,沁人心脾,宛如一劑仙丹靈藥,讓我們這群森林的訪客驟然袪除一身塵俗,神清氣爽。園方安排一位專業的解說員導覽,循著參觀的動線,揭櫫園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。
短短一天的行程,我們眼界大開,涵濡的自然生態知識凌駕生平所學。最令我不能忘情的,莫過於風情萬千的竹類原種園。從耳熟能詳的麻竹、綠竹、箭竹,到詩情畫意的唐竹、蘇枋竹、金絲竹,再到標新立異的佛竹、四方竹、長節竹,彼此爭妍比美又相映成趣。無論是醉心玄談的竹林七賢,或自述「不可居無竹」的蘇東坡,抑或遍植綠竹於瀟湘館的林黛玉,若親臨此園,恐怕也會流連忘返吧。至於全程中最令人驚豔的,眾人一致公認是紀錄片中的台灣藍鵲。朱紅的喙,墨黑的頭,寶藍的羽,配上一雙炯炯有神的明眸,與一襲高貴典雅的長翎,一出場便豔冠群倫。
扇平彷彿是一間活潑又充滿知性內涵的露天教室。回程,我暗自冀盼下次能在這座生態樂園親眼目睹藍鵲的倩影,哪怕是驚鴻一瞥也好。
【二部曲:秘密花園】
以電子郵件通信半年後,我們終於相約會面。透過網路的對話,彼此早已傳輸過難以計數的心靈交流,有一種信賴,更有一種默契。因此,赴約的心情就像去見一個認識許久的知己般,大方自在,無需刻意想像對方的容貌,也無需追究對方的社經地位。
初次聚首,我們別出心裁的選擇扇平作為彼此更靠近的起點。因為不想被外界打擾,所以找了一個幽謐的秘密花園相會。途中辦理入山證時,兩人把資料填在同一張表格上,卻不約而同的刻意「目不斜視」,不是矯情,而是期待那些訊息能以更真誠的方式表露。
從停車場順著山徑徒步走到扇平溪畔,我們興高采烈的脫下鞋子,撩起褲管,踩進湍流,涼意瞬間從腳底竄升,冰鎮了炎夏的暑氣。腿酸了,便在光滑的圓石上席地而坐,談笑自若,而雙腳還是捨不得離開水面,繼續伸進淙淙水流中,任由一陣陣柔波撫弄。天光雲影從濃蔭間一片片篩落在綠波上,夏日的風情裡醞釀著香甜的味道,漫衍在我們不設防的心靈裡。好友一邊削著蘋果,一邊分享剛從日本帶回的旅遊逸趣。在我咬下蘋果的那一刻,酸酸甜甜的滋味裡忽然湧上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。
後來,好友在電話裡說:「我在一家診所從事醫療工作。」誰也沒料到,這份因緣竟是一場文學與醫學的相遇。好友為了祝我順利通過博士班資格考,從京都古寺裡求了一個「合格御」的福籤送我。而今,那一葉福籤及那年夏日的香甜味道,依然珍藏在我抽屜裡。
【三部曲:物換星移】
段考的下午,我和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好友抽空到扇平隨意漫遊。三年前,我們都是剛進六龜高中服務的新人,曾一起在那年的生態教育活動裡共遊扇平。當時彼此只是生疏而客套的同事,鮮少互動。三年後,我們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,但彼此已分隔兩地,在不同的學校任教。
午後的斜陽緩緩攀爬在園內「五木齋」的窗櫺上,讓這棟沉澱著深厚歷史的日式木造房屋益發顯得古色古香。人世間的情感是否也需要歲月的考驗,才能越沉越香?
準備起身返家之際,就在入口那一排飄著清馨的樟樹上,一道寶藍的光影乍然刺進眼簾。我驚喜的指著樹稍大呼:「是台灣藍鵲!」三年前許的願望竟能真的實現,感覺如夢似幻。我抬頭仰望向晚的橙色天空,在物換星移的惘然中倏忽激起一波亮麗的喜悅。
撰稿時間:94/06/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