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封面照片:奇奧的石窟溫泉】
旅館林立的廬山溫泉鬧區裡,一條不起眼的小溪竟然暗藏稀世瑰寶,見過的人無不驚艷。自從琉璃彩壁與石窟溫泉曝光後,這條「天生麗質難自棄」的溪流就成為玩家的熱搜對象,人氣扶搖直上。一幀幀渾然天成的壁畫、一縷縷蒸煙裊裊的溫泉,還有一泓泓凝翠涵碧的清潭,紛然薈萃在它流域裡,美得讓人忘卻周遭的煙華。賽德克人賦予它一個充滿野性的名字,叫馬海濮。
從廬山溫泉的鬧區沿著榮華巷往溪谷下切,過橋後左轉直走,在「小境家」旅館邊可看見馬海濮溪與塔羅灣溪的交會點,這裡正是桃花源的隱密入口。若非前人揭露了超塵脫俗的廬山真面目,我絕不會朝那「大水溝」多看一眼,因為它的溪床鋪著斑駁的水泥地,溪岸也包夾著粗糙的水泥牆,醜得讓人卻步!
縱然不堪入目,我和好友還是從橋頭拉繩垂降到溪底,探尋那不可思議的秘密。潺潺小溪的水量不大,水勢也不急,但苔石有點滑。上溯幾十公尺後,眼前倏然柳暗花明,彷彿踏入了異次元空間,突兀的水泥人造物瞬間消失,還原出天然的地質風貌。腳下是波光流盪的石礫,頭上是濃蔭蔽天的蒼木,兩旁則是五彩繽紛的抽象畫,各種粗粗細細、曲曲直直的紋路肆意交錯,看似無章,又相映成趣。剛結束一幅,走幾步又有一幅,儼如漫步在美術館,目不暇給。這些傑作,哪怕是梵谷、莫內、達文西,或唐寅、米芾、趙孟頫,都望塵莫及。只有上帝的手,才能如此大刀闊斧的勾勒、點染、潑灑,筆觸樸拙粗獷又一絲不苟。
越往上,溪谷越窄,淺淺的涓流變成了深深的碧潭,碧潭盡頭是一道滑瀑,滑瀑旁有一座石窟,石窟內有一池溫泉,溫泉中有三個年輕人在嬉戲。潭邊高聳的絕壁擎天矗立,我們沒有飛簷走壁的功夫,也沒有兩棲動物的蹼掌,只能泳渡而過。面對無可迴避的寒潭,我認命的著手脫去衣褲,準備下水,但好友還在做困獸之鬥,試圖找出絕處逢生之路。這時,四個年紀比我們大的婆婆媽媽從後面跟了上來,她們一身潛水的黑色勁裝,二話不說就衝鋒陷陣,神勇得像海軍陸戰隊。我笑著挖苦好友說:「喂,人家大嬸團都游過去了,你拿出一點男子氣概好不好?」他被我一激,終於寬衣解帶,迅速把衣物塞進防水袋,拍打著水花向前狂游。我當場笑歪,隨後跟進。身體一埋進水裡,刺骨的寒意頓時襲來,這才知道好友為何游得像被鱷魚追殺。抵達石窟溫泉時,年輕人已盡興欲歸,換大嬸們在池中享受貴妃浴。小小的華清池只能容納六七人,我們不想硬擠,壞了貴妃們的雅興,但渾身已凍得雞皮疙瘩滿地,只好跟她們共洗鴛鴦浴。
由激流沖蝕而成的石窟宛如喇嘛的修行洞穴,豐沛的溫泉從洞頂岩縫中汩汩滲漉下來,蓄成完美無瑕的露天風呂。水質是不羼冷水的濃純原湯,水溫是舒適宜人的40度C,水深則是恰到好處的胸口高度,誰說不完美呢?如果真有人在此修行,那一定是身心極樂的修行。由洞內往外看,嘩啦啦的激湍濺起了雪白的泡沫,恣意活蹦亂跳。對岸岩壁呈現一大片明豔動人的橘紅,如烈焰燒過,把幽壑照得炯炯發亮。貴妃們興奮的拿著手機拍照,還熱情與我們閒聊,但我們有點難以招架,身體泡暖後,就趕緊穿上衣服,揮手道別。拉繩越過滑瀑,上方谷地更寬敞,更明亮,溪中錯落著幾尊巨石,很適合坐下來從容品嚐琳瑯滿目的藝術盛宴。
前方又有一面深潭,這次右側岩壁留了一條活路,讓我們有機可乘,不必再忍受冷水的荼毒。走出潭口,視線豁然開朗,遠方一道攔沙壩有如萬丈城牆阻斷去路。我們從左側邊坡高繞,途中發現兩座大型儲水槽,滾燙的溫泉不斷從蓋子邊溢出,聲勢驚人。登上壩頂,左側峭壁有一道溫泉瀑布,泉流在畫布上彩繪了另一幅紅橙黃綠交融的油畫。
眼見天色轉暗,風雨欲來,我們走到壩頂就折返了。我相信,人生中一定還有許多未知的美麗藏在身邊某個角落,等待我細細發掘。
撰稿日期:2020/04/15
相簿名稱:廬山風情
相簿編號:S1090424—S1090439
精選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