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1120103樸拙的陳年舊物【白雪村】.jpg

【封面照片:樸拙的陳年舊物】

  那是一座消失在地圖上的神祕山村,沒有行政區域的地址,也沒有聯通外界的公路,彷彿存在於另一個次元空間裡。它有個童話般的名字──白雪村,但生活在聚落裡的,不是白雪公主與小矮人,也不是縱橫山林的原住民,而是蓽路藍縷的漢人。想要找尋村民活躍的蹤影,只能穿越時光的長廊,回到1973年以前樟腦業興盛的時代。如今,緊鄰深谷的河階上只剩頹圮的遺址,見證著昔日的滄海桑田。

  自從遺址曝光後,人去樓空的荒村一夕爆紅,外界帶著尋訪桃花源般的好奇心,在斷垣殘壁間掇拾舊時代的文物,拼湊那段採樟的山居歲月,連結自己人生中的陳年回憶,演繹懷舊復古的情調。穿越時光長廊的入口在新中橫公路99.4K的玉山口,這裡是許多登山步道的匯聚地,左側的狹窄山徑銜接玉山林道,中間與右側的寬緩林道則是日治時期阿里山鐵路的石山線與霞山線,分別通往石山引水道及遺世獨立的白雪村。

  鐵道廢棄後,探訪白雪村就只能仰賴雙腳。步道全長10.8公里,前段的7.2公里是舊鐵道,海拔高度大致維持在2300公尺左右的高度,平緩易行。不過,後段的3.6公里是直下深谷的陡峭山徑,要先攀升100公尺的高度,再驟降800公尺的深度,訪客回程時往往哀鴻遍野。正因如此,多數人都在林道盡頭的南鞍營地紮營,輕裝往返白雪村。南鞍營地是昔日火車調度與木材集散之處,平坦寬敞,附近又有水源,確實是理想的基地營。不過,週遭林蔭蔽天,毫無展望,不如白雪村來得空闊。

  我和好友走在林道上,松風沁涼,樹梢的針葉綻放著晶亮的藍光,腳底的跫音掀搴著輕快的節奏,恬靜自適的感覺洋溢在胸臆間。紅塵俗世越離越遠,我的思緒也越飄越遠,腦海放映著火車載運木材與乘客蜿蜒穿梭的畫面,恍然聽見了車輪輾過枕木的硿窿聲,聞到了車頭濃烈灼熱的煤煙味。我甚至想像自己坐在火車上,像個孩子似的眉飛色舞,輕輕鬆鬆地暢遊到南鞍營地。不過,當理性把思緒拉回現實,意識到生態保育的重要,便捨棄了火車快飛的憧憬,甘心以雙腳慢慢推移,把幽靜與清新還給森林裡的生物。

  沿途只有幾個崩塌處需要拉繩攀爬,整條林道維護得十分良好。口渴了,還有淙淙山澗無限供應甘冽的泉水。抵達南鞍營地時,因為適逢假日,琳瑯滿目的帳篷多達二十幾頂,蔚為奇觀。我們坐在一根倒木上吃午餐,享受鹽烤松阪豬御飯糰的美味。餐後繼續上路,下切的山徑雖然陡峭,但稜脈寬厚,林地純淨,沒有危險地形,也沒有糾結難纏的藤蔓、閉塞悶窒的芒草或橫三豎四的倒木。我們邊走邊滑,經過化香嶺的路標後,不久就看見遺落在光陰裡的白雪村。現場只有兩頂帳篷,一派清幽,我們喜出望外,在村口的寬闊草坪上安頓下來。架好帳篷,又下切到博博猶溪取水。這段山徑循著險峻的瘦稜伸展,上下都是折磨,我恨不得有一身少林武功。

  回到村子,天色尚早,我們隨興的四處參觀,窺探當時村民的山居生活。一株枝椏橫斜的老梅樹佇立村口,彷彿迎客松,殷勤接待每位訪客。全村的屋舍屈指可數,幾乎都已搖搖欲墜,有的屋頂坍塌,有的牆壁頹圮。最醒目的是南側的村辦公室兼衛生所,屋外有一小片廣場,曬愛玉的竹架依然陳列。西側有兩戶郭姓人家,東側則有徐宅與樟腦諮詢所。中央還有劉徐二氏的房子,然而都已面目全非,被荒草野藤吞噬殆盡。斑駁的窗櫺邊,陰暗的牆角下,處處遺落著村民們的日用品。客廳內有海報日曆、黑膠唱片、檜木板凳,廚房裡有鍋碗瓢盆、砧板刀刃、瓶瓶罐罐,戶外的洗澡間則有焗腦大鍋、清潔乳液、雨鞋拖鞋……整個村子就像是歷史文物館,呈現真實的墾荒故事。

  我難以想像,這裡曾有上百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。撤村時,最後一戶人家不知帶著什麼心情離去?回程的陡坡讓我對他們的抉擇佩服不已,這座山村是一個我沒有勇氣長住的桃花源。

 

撰稿日期:20230123

相簿名稱:新中橫風情

相簿編號:S1120101S1110112

精選照片

S1120101樸拙的陳年舊物【白雪村】.jpg

S1120102樸拙的陳年舊物【白雪村】.jpg

S1120103樸拙的陳年舊物【白雪村】.jpg

S1120104失落的神祕山村【白雪村】.jpg

S1120105失落的神祕山村【白雪村】.jpg

S1120106失落的神祕山村【白雪村】.jpg

S1120107谷底的博博猶溪【白雪村】.jpg

S1120109玉山主峰與北峰【塔塔加】.jpg

S1120110玉山主峰與北峰【塔塔加】.jpg

S1120112斑斕如僅的楓葉【塔塔加】.jpg

 

arrow
arrow

    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