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旅程第三章:吉安——花蓮>
為了養精蓄銳,我們特意在花蓮停留一天。雙腿已經不聽使喚的我們,決定把行動工具換成機車,讓身體蘊釀新的能量,也讓辛苦陪伴我們的愛車休養一下。這一天,不必計算里程,不必翻山越嶺,唯一的任務就是騎著租來的機車恣意逍遙,品嚐美食佳餚,走訪名勝古蹟。雖然有那麼一點墮落,我們卻墮落得很快樂。
【遠來飯店】
兩年前在遠來飯店的秋草日本料理廳吃了一頓飯,對他們的焦糖布丁及紅豆大福情有獨鍾,念念不忘。為了重溫廚師的拿手甜品,這次再度光臨。可惜,菜單已經大幅更換,回憶裡的美味成了絕響。新的懷石料理,菜色同樣琳瑯滿目。前菜有蔬果沙拉、溫泉蛋,主菜有綜合生魚片、牛肉鐵板燒、鮭魚蒸飯、鮮魚野菜什錦煮,附餐則有和風菓子及季節水果。大部份的料理都有匠心獨具之處,讓人吃得心曠神怡。風塵僕僕的騎了兩天單車,這一席御宴般的精緻美饌,是我們嘉勉自己的極致獎賞。
【慶修院】
午後,我們先去參訪日據時代的古蹟慶修院。這間原木建造而成的佛寺,從屋瓦、樑柱、欄杆、窗軒到祈福板,都有江戶風格的痕跡。寺內供奉著弘法大師、不動明王及毘沙門天王,迴廊下則陳列著88尊日本迎來的石佛。徘徊其間,裊裊不絕的誦經聲讓人思慮澄淨,空明平靜。
【花蓮酒廠】
離開慶修院的梵唱,我們又到花蓮舊酒廠領略另一種日據時代的文化風情。穿梭在古色古香的木造房屋之間,彷彿跌入當年戰火蔓延的時空。閉上眼,空氣中依稀聞得到米酒與紅酒的醇香,耳邊也依稀迴盪著榨酒的聲響。自從新酒廠蓋好後,這裡就被規劃為文化創意園區。藝術的進駐,為這個陳年的酒廠挹注了新的生命力。
【松園別館】
意猶未盡,我們的觸角又伸向松園別館,探尋第三個日據時代的文化遺蹟。走進古木參天的庭院,沁涼的綠蔭撲面而來。「折衷主義」風格的軍事建築,交融著巴洛克與日式的韻味。濃郁的懷舊情調縈迴在幽深的樓閣之間,讓人遙想過去的兵馬倥傯與觥籌交錯。四周濃蔭蔽天的琉球松,見證了歷史的風華與蒼涼。如今,這裡是人文薈萃的空間,展現著花蓮特有的迷人風貌。
結束古蹟的巡禮,我們交還機車,騎單車回到吉安。沒想到,途中兩個人的輪胎雙雙刺破。幸好在市區,很快就化險為夷。晚上下榻在「南洋風情」民宿,隨後又騎車外出,吃了蕃茄牛肉麵。我因為還在跟感冒病毒纏鬥,於是順道選了一家診所就醫。吃了藥,更加安心,一夜好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