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封面照片:清澈見底的海水】
<旅程第二章:長濱——吉安>
被曙光吻醒後,習慣性的在床上賴了一會兒,任憑思緒漫遊。想到前一天的戰果,心裡有種更踏實的感覺。窗外的晴空泛著耀眼的藍光,洋溢著夏日的奔放氣息,是個適合旅行的好天氣。不過,起床不久,我就發現身體出了狀況。感冒病毒毫無預警的潛入體內突襲,使得咽喉隱隱作痛。這一天要騎81公里的路,還要翻越磯碕到水漣的連綿高山,那些搞怪的病毒分明是跟我過不去。
【真柄老舍】
忍著病痛走下樓,好友正跟另一位房客在庭院裡的花棚下享用早餐。「真柄老舍」的男主人是位退休老師,談吐不俗,待人熱誠。獨自在這裡頤養天年的他,花了十年的時間打造夢寐以求的居住空間。整棟房子以清水模建成,粗獷的外牆上攀附著溫柔的藤蔓,牆下則搖曳著清麗的荷花。樸素雅緻的屋舍,和諧的融入週遭的青山碧海中,表現出隱居世外的低調,也流露出不同流俗的品味。
【大俱來】
揮別「真柄老舍」後,從山麓一路俯衝到海濱,那份快感只能用一個「爽」字形容。持續往北,經過一個陌生的地方,叫「大俱來」。這個名稱奇特的小聚落,有一片純淨的海灘。豔陽下,海水透出夢幻的寶藍色澤,惹人遐思。
【八仙洞】
再往前行,八仙洞的路標迎面而來。為了趕路,沒有登上崖洞參觀史前文化與宗教傳說,只在崖下稍作停留,欣賞海邊的瀲灩波光。
【樟原教會】
烈日當空,水份補充的速度漸漸趕不上蒸發的速度。穿越樟原村時,偶然覷見一座造型獨特的教堂。遠遠望去,宛如一艘諾亞方舟,生動逼真。
【北迴歸線】
中午來到北迴歸線,許多遊客群集在這裡拍照留念。我的肚子又開始咕嚕咕嚕作響,可是離豐濱市區還有好長一段距離,只好搬出孟子的箴言來撐下去,心裡不斷默唸著: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……」
【長虹橋】
跨過秀姑巒溪,夢想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。橫懸在半空的長虹橋雖然不長,氣勢卻十分磅礡。赭紅的鋼樑與寶藍的天空相映,色彩強烈對比的視覺震撼,讓人忘了飢餓的逼迫。
【石梯坪】
溫度持續飆升,看見石梯坪的海蝕平台時,真想停下來玩一玩水,消消暑氣。
【石門】
進入石門一帶的海岸線,彷彿走入一條天然的畫廊,一幅幅耐人尋味的畫面接踵而來,有時是碧波澄澈的海灣,有時是錯落有致的奇石,有時則是磯上獨釣的野叟。美景相佐,騎車成了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。
【新磯隧道】
下午兩點,終於在豐濱的悟饕池上便當店吃到中餐。香酥的雞腿飯和清涼的冰沙拯救了奄奄一息的我。擦完第二波的防曬乳液,再度啟程。眼看還有一半路程,開始卯足全力衝刺。一路馬不停蹄,直到新磯隧道,才停下來俯瞰險峻的斷崖,欣賞令人膽戰心驚的勝景。
【磯碕灣】
騎到磯碕灣,夕陽已經徘徊西山。接下來的蜿蜒山路,是此行最艱鉅的難關,但我們還是面不改色,全力以赴。
從磯碕、芭崎、牛山到水漣,公路都在山嶺中盤旋,起伏跌宕。儘管勇闖過南橫的崇山峻嶺,但騎起來還是舉步維艱,費盡九牛二虎之力。每次看到「險升坡」或「爬坡道」的標誌,就有一種瀕臨崩潰的激動,甚至忍不住咒罵。直到衣服濕透,腿力疲乏,才攻下最後一個高點。為了等候還在後面奮戰的好友,於是在跳浪隧道前停下來休憩。此時,夜幕已經徹底披覆大地,錶針指在七點零五分的刻度。
在等候的空檔,拿出地圖查看花蓮自強夜市的位置,開始幻想日本料理的美味。原想用這一招「畫餅充飢」來撫慰可憐的肚子,誰知越幻想越餓,弄巧成拙。對向車道上一輛行駛而過的貨車忽然停了下來。司機搖下車窗,好心問我說:「需要幫忙嗎?」他看我孤伶伶的在深山裡翻地圖,以為我陷入了困境。那份善良,讓我感動得差點說不出話來。旅途中,最刻骨銘心的回憶,往往是這種不期而遇的人情溫暖。
抵達下榻的「山水閒情」民宿後,雖然體力早已透支,我們還是再下一城,騎去自強夜市。在攤子裡大快朵頤的享受壽司與生魚片的美味,那是這一天最愜意的慶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