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封面照片:國際地標的夜景】
去台東旅行了這麼多次,從來不曾走進海濱公園與森林公園。每次從路旁經過,只見外圍屏列著一排矮房與樹叢,心頭總是激不起半點興致。沒想到,偶然一個漫不經心的閒晃,竟晃出了柳暗花明的逸趣,原來那片綠地比我想的更大、更美、更引人入勝。長期以來的認知被徹底顛覆,這下才知道自己有多淺薄、多傲慢,竟錯過了那麼一個交融著自然生態與人文藝術的綠廊。
去年冬天安排了一趟知本溫泉之旅,滿心期待能在金聯世紀酒店的快樂搖籃裡織夢,感冒病毒卻帶來咒怨般的夢魘。好友不忍見我受罪,堅持送我回高雄治療。這番體貼入微的心意,讓我又感動又愧疚。後來,我瞞著她偷偷上網買了桂田酒店的住宿券,試圖找尋機會補償,卻一直苦無良機。懸蕩了半年,今年四月終於擠出兩人的空檔,一償宿願。這次我們像之前一樣,只想作個定點式的輕旅行,以飯店為基地,騎車乘風漫遊。彼此認識那麼久,早就習慣這種「無所事事」的渡假方式。對我們而言,能一起出去旅行就很愜意了,不必執著於什麼名勝。在心有靈犀的默契裡,每一個美好的瞬間都可以是一張永恆的風景。
海濱公園有一條長長的草坪,草坪外是一條長長的堤防,堤防外是一條長長的海灘。這裡綠草如茵,沒有太多樹木,視野開闊。不過,豔陽高照時,這裡就成了曬魚場,遊客一不小心就會被曬成魚乾。我們在午後三點多抵達,強烈的紫外線擄掠了春天的柔情,也把我們烤得滋滋作響。逼不得已,我們只好先行撤退,到85度C窩著,用義式咖啡冰沙描繪光陰。日落西山後,才怯怯的走出保護殼,像寄居蟹一樣,慢慢往海邊挪移。黃昏時分,日光漸漸柔和,海風也漸漸沁涼,有人追逐浪花嬉戲,有人沿著長堤慢跑,有人在籃球場上攻防,我們則用雙輪滑翔。來到著名的國際地標,藤編的球型樹屋與環型步道宛如一枚鑲著寶石的大戒指,半埋在大地上,與太平洋的湛藍波光相映成趣。一旁的赭紅斜角相框是最熱門的拍照景點,幾乎每位遊客都要在框架裡擺上自己最有創意的姿勢,留下一張回憶。入夜後,樹屋變成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石,從寶藍色、翡翠色、酒紅色、玫瑰色到紫羅蘭色,迭次變換,浪漫了整個夜空。在越夜越美麗的霓虹裡,明月從東方悄然升起,皎潔的月光在海面灑落成碎鑽,更添一抹童話的夢幻色彩。
森林公園的風情與海濱公園迥然不同,兩者緊密相連,卻各異其趣。海濱公園的美,美在空闊,美在夜色,美在藝術氣息;森林公園則美在原始,美在晨光,美在自然氣息。這裡有蓊鬱的樹林,還有琵琶湖、活水湖、蓮花池與鷺鷥湖等不同情調的湖泊。我們在早上十點半退房後,才從容的鑽進廣袤森林裡。穿梭其間,幽謐沁涼,有種濃得化不開的神秘感與隱世感,都會的車水馬龍與塵憂俗慮全被隔絕在黛綠高牆外。琵琶湖一如其名,輪廓呈琵琶形,水清見底,藻荇搖曳,頗有<再別康橋>的詩意。活水湖位於森林的邊疆地帶,水域遼闊,形狀方整,狹長的水道可以划船、游泳,充滿活力色彩。相形之下,蓮花池就顯得很迷你,宛如私人庭院。不過,池中丰姿綽約的花卉楚楚動人,在原始的樹海中形成「萬綠叢中一點紅」的鮮麗。至於鷺鷥湖,那是最晚開發的區域,也是野鳥的樂園,鷺鷥、灰鶺鴒、伯勞鳥等飛禽不時點綴在湖面上,讓喜愛賞鳥的人流連忘返。
在台東旅行的這兩天,我們也踩著踏板,在大街小巷中蒐羅美味小吃。「老台東」的米台目讓人口齒留香,「大園日本料理」的鮭魚炒飯更讓人心花怒放,而「海草輕食館」的爆漿雞湯包又更讓人魂牽夢縈。我曾錯過了海濱公園與森林公園,還好沒有錯過這些獨家美食。
撰稿日期:2016/05/24
相簿名稱:東海岸風情
相簿編號:S1050415─S1050430
精選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