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封面照片:貫穿峽谷的瀑布】
多年前初訪轆轆溫泉時,目光被大崙溪琳瑯滿目的地質景觀俘虜,渾然不知營地邊毫不起眼的支流竟然別有洞天。如果不是溯溪玩家冒險探勘,世人不會知道,那條名為轆轆溪的山澗原來藏著秘境,扃鎖著超凡絕俗的瑰寶。秘境裡有一道瀑布懸宕在巉峻峽谷間,器宇非凡,發現者以浪漫的「神殿瀑布」為它命名。想要一窺堂奧並不容易,在主瀑下方有一道前瀑,聳立的斷層近乎垂直,岩壁潮濕滑膩,難以攻克,遊客多半在斷層下欣賞前瀑後就折返。近來有溯溪玩家在岩壁上架設繩索造福後人,我聞風後火速揪好友出發,竊盼能走進神殿朝聖。
峽谷入口垂掛著兩簾短瀑,並駕齊驅的白湍彷彿駢儷的對聯,揭示引人入勝的風景。爬上瀑頂,眼眸驀然映入一團艷光,艷光來自左岸魁偉的橘紅峭壁。一溪之隔的右岸卻有著淵壤之別的景象,從崖頂崩塌下來的銳利岩片與碎裂石塊凌亂堆垛,讓人怵目驚心。小心翼翼越過坍方區後,前方出現一塊巨如坦克的磐石,石下有小小的深潭,幸好春末的水量不大,前人又貼心放置了木樁作為踏點,我們輕易的跨過了障礙。繼續溯行,兩岸間的距離益發侷促,彷彿張開雙臂就能碰觸到兩側高牆。筆直峙立的絕壁幾乎要把天空縫合起來,只留下一線彎曲狹隘的裂隙,讓陽光緩緩滲透進來。眼前的光線越來越昏昧,岩層的紋彩卻越來越絢爛。氣勢恢弘的岩體、層次鮮明的節理和奼紫嫣紅的色彩相互交映,上帝的藝術天分畢露無遺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駿逸的黃金瀑布】
丹大溪廣闊的流域孕育了豐沛的溫泉,分布的範圍與密度傲視群倫。從下游的三分所溫泉到中游的加年端溫泉、大頭目溫泉,再到更上游的嘎嘎朗溫泉、丹大溫泉,荒僻的山壑因為這些溫泉的綴飾而五光十色。連綿的溫泉是妙手丹青的大師,在岩層上縱情揮灑,將人跡罕至的幽谷彩繪成一條壯麗的迴廊,留下一頁不朽的地質傳奇。
由於路途迢遙,地形深峭,又有險灘、湍瀨與瀑布層層阻絕,丹大溪的藝術長廊成了曲高和寡的冷門景點,但也因為冷門,保留了璞真之美。大頭目溫泉是新近發現的野溪溫泉,聽過的人很少,去過的人更少,相關的文獻紀錄宛如鳳毛麟角。它的座標就在加年端溫泉上游約1公里的地方,雖然近在咫尺,但兩者之間屏障著一道天險,擎天峙立的峽谷宛如銅牆鐵壁的防禦機關,水流被擠壓成狂奔怒吼的獅群,嚇阻了遊客探險的觸角。天險上方的林地是昔日布農族大頭目部落的舊址,錯落著斷垣殘壁。返鄉尋根的族人偶然俯瞰到溪谷中的一抹光彩,這座溫泉才曝了光,並被命名為大頭目溫泉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七彩石灰華接地】
多年前,因為久旱不雨,丹大溪出現罕見的低水位,我欣然抓住溯溪的良機,挺進到加年端溫泉,綻放了一朵夢想。今年有人從丹大林道走陸路探訪那片秘境,分享了影音紀錄,也提供了探勘的GPX。一幕幕精采的畫面是美麗又邪惡的誘惑,勾動我心底懷念的回憶,也煽動我不安於室的熱血,讓我鬼迷心竅,明知那是難熬的苦行,卻還是約了好友深入荒陬僻壤。
從孫海橋重裝啟程後,午後燠熱的天氣讓我們走得汗流浹背。丹大林道從海拔490公尺的谷底急遽攀升,我們一步步走過二分所、三分所、拉夫嵐社,下方的溪壑越來越渺小,水聲也越來越微弱。稀疏的林蔭擋不住驕陽的烈焰,幸虧5k與10.5k附近有活水源可以補充水分,身體才沒曬成臘肉。經過4小時的鏖戰,終於望見14k的里程碑,抵達海拔1720公尺的加年端部落舊址。搭好營帳,吃完泡麵大餐,暮光已被夜色吞噬,升空的上弦月唸著古老的咒語,喚醒了夜行動物,幽暗森林裡蔓衍著原始的氣息。鑽進睡袋後,帳篷外不時傳來野獸的低吼與蹄聲,彷彿有一雙雙發亮的瞳孔在窺視著我們。唧唧的蟲鳴與關關的鳥啼交響出催眠曲,那一夜我們與野生動物共眠,擺落了文明的羈絆,夢境很恬靜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蒂芬妮藍的深潭】
通往轆轆溫泉的下馬產業道路並未全程鋪設水泥,我們行駛到農場上方的岔路口後就不得不停車。儘管距離登山口還有1.2公里,但後段土石路面的「越野賽道」崎嶇坎坷,若不當機立斷,愛車鐵定會壯烈成仁。農場主人佛心的騰出一塊空地讓遊客停車,附近有一座醒目的太陽能測量儀,地圖上標示的名稱叫「南橫MT測站」,這個地標是衛星導航的燈塔。
下車後,我們安步當車,一路蜿蜒爬升,直到登山口才歇腳。轆轆溫泉的步道長度約3.8公里,路程雖然不算長,但升降幅度可不小,要先陡升250公尺再陡降860公尺,這樣的地勢讓許多人在回程中深切體認到「樂極生悲」的真諦。不過,近年來轆轆溫泉的曝光度遽增,又有新探勘的凱翁峽谷與神殿瀑布錦上添花,步道已躍升為五星級,不但有布條與里程牌指引,在鄰近谷底的險峻路段還有輔助繩索,儼如國家公園的規格。我們穿梭在蓊鬱森林間,除了體驗步道的升級,不時還被乍然出沒的飛禽走獸嚇到,有時是草叢裡振翅高飛的竹雞,有時是濃蔭下豔光閃耀的藍腹鷴,更多時候是榛莽中疾奔狂吠的山羌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彩壁下的溫泉池】
青春是一顆稍縱即逝的流星,還來不及許願,就已匆匆劃過夜空,殞滅無蹤。或許那一抹燦爛太短暫,所以總讓人回味無窮,津津樂道。七坑溫泉在我人生軌跡上很早就出現,那時青春正盛,照片裡的笑容很燦爛。多年來,陸陸續續留下的回憶宛如溫泉裡的碳酸鈣,在我心河悄悄凝結成五彩的晶礦。不同的因緣,不同的對象,不同的畫面,卻同樣耐人尋味。絕版的回憶已無法復刻,但每次重遊舊地,只要細細翻閱,總會漾起淺淺的微笑,然後默默感謝那些曾經一起走過旅程的人。
2024年再訪七坑,聯外道路已經可以直達谷底,但我和同行的好友刻意將車子停在小關山林道與七坑支線的岔路口,揹著露營裝備,慢慢走四公里的山路下溪。今年的七坑多了一座浪漫溫泉池,幕後功臣不知是誰,但匠心獨運的巧思昭然若揭。建造者選了駁坎邊平坦寬闊又展望良好的角落當基地,又利用沙洲上的天然石料當建材,砌出樸拙無華卻和諧融入四周景觀的露天風呂。湯池依山傍水,邊坡的樹蔭下是瑰麗如屏的岩壁,岩壁下是澄澈瀲灩的清泉,清泉下是溫度宜人的舒暢感。管線湧出的原湯可以自由調節溫度,閒臥在輕煙裊裊的柔波裡,視野是270度的超廣角,隨著晝夜的交替,可以游目欣賞晨霧裡的蒼翠山色、暮靄中的彤紅落日或夜幕上的熠熠繁星。側耳傾聽,除了錚琮的水聲,還能聽見婉轉的鳥語、高亢的蛙鳴,甚至水鹿或山羌的啼叫。雖然沒有昂貴的大理石,也沒有精細的雕琢,但洋溢在池中的逸趣,成就了一種偉大的庶民藝術,濯淨了紅塵俗世的煩憂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石槽中的溫泉河】
初訪復興溫泉的時間點已經十分模糊,模糊得像是失焦的燈影,但審美的悸動依舊鮮明,鮮明得像是新衣的刺繡。當時的斑斕印象化成了一粒種子,在那片曠野長成一棵魔法樹,在我懷念它時,它就會以神秘力量招喚我去重溫舊夢。2024年春天,在料峭鋒面掠過台灣上空之際,我再度響應了魔力的招喚,帶著好友前往拉克斯溪,造訪那熱氣噴湧的溫泉勝地。
沿著拉克斯溪逆流而上,潺潺水流依舊純淨見底,波光粼粼,透出金黃的迷人色澤。溪床便道一路延伸到堰塞湖岔路口,大幅縮短了步行的時間,從溯溪口到目的地只花了一小時左右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奇奧的峽谷溫泉】
歷經八天的「南三段」苦行,從冰天雪地的崇山峻嶺中歷劫歸來後,我安排了一趟鐵道溫泉之旅,一方面撫慰餘悸猶存的靈魂,另方面則慶祝台灣百岳的大滿貫。一個人,一張火車票,旅程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展開,從礁溪、南澳到新城,一站一站去享受大難不死的後福。終點是太魯閣峽谷的文山溫泉,走出新城車站時,陰沉的天空飄著間歇性的寒雨,但遊興絲毫沒被雨水澆熄,於是按原定計畫租了一輛自行車,奮力騎向那座大理石峭壁下的壯麗溫泉。
關於文山溫泉的存廢,民間與政府一直意見相左,齟齬不斷。雖然曾有落石造成遊客罹難,但官僚們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保守心態,徹底封閉這個國際級的景點,不僅是暴殄天物,更是因噎廢食。縱觀九曲洞、燕子口、清水斷崖,還有奇萊山、屏風山、中央尖山,這些地方都有過意外致死的事故,如果都要封閉,那整個國家公園恐怕很快就會成為人類禁區了。自從文山溫泉封閉後,遊客就真的不去了嗎?事實上,還是有人攜家帶眷進入,甚至有更多外國遊客慕名而來,絡繹不絕。野外活動本來就沒有「絕對的安全」,只有「相對的安全」。誰都明白「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」的道理,與其迂腐的強制禁止進入,不如立個風險自負的警示牌,讓遊客自行評估是否要搏命追尋絕美的體驗,這才是民主之道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絢麗的彩壁溫泉】
若要選出台灣最美的野溪溫泉,想必會引起百家爭鳴,因為有人鍾愛栗松溫泉,也有人推崇哈尤溪溫泉,還有人讚賞轆轆谷溫泉,甚至有人慧眼獨具的擁護加年端溫泉……。這些風景名勝都是匠心獨具的大自然傑作,實在難分軒輊。懸而未決的局面至今還沒有定論,近來竟然又出現卓犖的新秀──萬榮峽谷溫泉,它懷瑾握瑜的風華直逼霸主寶座,彪炳的鋒芒耀眼奪目。
長久以來,萬里溪沿岸只出現兩座野溪溫泉,廣為人知的是萬榮溫泉(又稱摩里沙卡洞穴溫泉),名氣較小的則是鴛鴦谷溫泉。誰都沒料到,萬里溪的流域內竟還有第三個石破天驚的露頭。綽號「探險威狼」的野外玩家在2023年發現了這個瑰寶,將之命名為「萬榮峽谷溫泉」。從座標來看,隱藏瑰寶的秘境就在鴛鴦谷溫泉旁的支流上,近在咫尺。由於匯流口毫不起眼,以至於熙來攘往的遊客都過門不入,錯過了別有洞天的絕美秘境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峭壁下的溫泉池】
深藏在郡大溪上游的無雙溫泉已在夢境裡蕩漾好久,一直想探尋它的璞真之美,卻無法鼓起勇氣面對漫漫長途中的艱鉅苦難。今年寒假,延宕了一年的南三段登山行程終於付諸行動,位於路線上的無雙溫泉也因此有了造訪的契機。
李白曾說:「蜀道之難,難於上青天!」他如果走過無雙溫泉之路,應該也會詠出一首史詩吧?無雙溫泉之難,難在路途迢遙,難在升降劇烈,難在地勢陡峭。登山前必須先忍受郡大林道32公里的顛簸行車,抵達行車終點後,前半段要走10公里的廢棄林道到溫泉岔路口,後半段還要再跋涉5.5公里的山徑與溪澗,才能下探到谷底,投入那舉世無雙的溫潤懷抱。往返15.5公里的路程只是入門的修練,升降1490公尺的高度落差才是嚴峻的淬鍊。行車終點的標高是2860M,無雙溫泉則在海拔1370M的位置,兩者之間的等高線差距很容易摧毀人的信念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野趣盎然的風呂】
在人力開發與自然災害的交互演替下,紅葉溫泉歷經了滄海桑田的洗禮,曾經繁華興盛,也曾蕭條沉寂。整建多年後,「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」風光落成,五星級的設施與服務讓荒地脫胎換骨,展現新氣象。不過,許多人還是喜歡在北絲鬮溪享受樸實自在的野溪溫泉,捕捉可遇不可求的逸趣。
純天然的紅葉溫泉分布在紅葉橋一帶的溪谷右岸,橋梁前後約百公尺的沙洲各有一處泉源,需挖掘砂石才能尋獲來自地心的神秘禮物。鐵鏽色的石礫是尋寶的線索,因為這裡的泉質富含鐵礦,把石礫都染上了鮮明的斑點。更下游的右岸邊坡上還有另一處泉源,當地居民接了管線引水,並砌了一座水泥浴池。這裡的泉質略帶硫磺味,透出淡雅的乳白色。由於兩處泉源有明顯的差異,近來有人就將廣義的紅葉溫泉細分為紅橋溫泉和白橋溫泉,藉以區隔沙洲上的鐵礦泉和邊坡上的硫磺泉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熱氣蒸騰的溫泉】
對於熱愛野溪溫泉又不想跋山涉水的人來說,如果能夠開車直達而不必辛苦步行,那是最夢幻的條件了。許多人應該很想知道,究竟台灣最容易到達的野溪溫泉是哪一座?假設以步行距離為指標,我認為答案是霧鹿峽谷的六口溫泉。它就在南橫公路邊,下車後,走個兩三步就能大駕光臨了。不過,倘若以泡湯為目的,長途驅車到六口溫泉後,卻發現蓄水池只能「泡腳」,想必會當場跳腳。相較之下,位於玉長公路邊的安通溫泉同樣一蹴可幾,又有寬敞的人造風呂及原始的溪床湯池可交替享受異趣,無疑是個更大眾化的選擇。
玉里鎮公所在安通溪畔興建了三座洗石子材質的露天風呂,造福了當地居民,也澤披了外地遊客。不過,有得有失,正因為容易到達,又不收分文,所以入冬後經常人滿為患。它的市井特色適合鄉親同樂、闔家同歡,想追尋清幽的人必須避開假日與晨昏的尖峰時段,才能如沐春風。我跟好友就是早上十點才造訪,不但輕易找到停車位,溫泉區也已清場,只剩兩三位長輩跟我們自在閒聊。三座露天風呂都裝設了水龍頭,可自行控制水量與水溫。湧出的泉水是濃純的原湯,不羼一滴冷水,保留了礦物的精華。不過,溫度偏高,需要靜置一段時間後才能入池尋樂。在晶瑩剔透的晴空下,我們被絲滑的溫泉溺愛著,像是搖籃裡的嬰兒。身體熱到極限時,走下邊坡,潺潺的清流立即冰鎮肌膚,帶來三溫暖的快感。溪床上人工挖掘的湯池多半只能個人獨享,溫度也較不均勻,但水面蒸汽裊裊,氤氳迷離,情調更勝於岸上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下門神瀑布深潭】
車子停在來義部落的溪畔空地後,我們就輕裝出發,沿著岸邊的舊林道往上游邁進。林道逶迤了短短1.4公里就垂降到溪床,戛然而止。切換到水路後,溯溪的過程比預期的順暢,讓人喜出望外。時序已經入冬,清淺的澗流不像雨季那樣盛氣凌人,在穹窿下含蓄呢喃,有種溫柔嫻靜的氣息。少了激湍的阻攔,我們的步伐更輕快,心情也更加輕盈。
在沙灘、石礫與芒草間溯行了2.6公里,右側有支流匯入,那條孕育山卡瀑布的動脈沉積著去年夏天的斑斕回憶。此行的目的在主流,因此我們繼續向前直行。推進了1公里左右,眼前的溪谷越收越窄,磐石越堆越高,視覺的壓迫感明顯加重,但景觀也漸入佳境。來到峭壁聳立的峽谷後,天空只剩一道曲折的裂縫,光線急遽轉暗,縈迴的長廊裡透出一股幽深莫測的神祕張力。造物者用紋理鮮明的岩層皺褶彩繪出宏麗的壁畫,原本細細潺湲的伏流在壁畫底端神奇地豐沛起來,身手矯捷地踩著石墩靈活跳宕,宛如施展輕功的俠客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氣象萬千的日出】
雪山南峰的輪廓十分特異,酷似大金剛的頭顱,神態栩栩如生,令人嘖嘖稱奇。不過,想親近這隻大金剛可不簡單,必須面對體力、耐力與意志力的嚴峻挑戰,通過天堂路的重重考驗。這條天堂路正是雪霸國家公園的志佳陽線步道,全程13.3公里,雪山南峰就隱身在里程10k左右的位置。我和好友嚮往了好久,今年暑假終於天雷勾動地火,兩人再度變成氂牛,駝著重裝搖搖擺擺上山。
從司界蘭溪吊橋緩升到3.1k營地是暖身,接下來陡升1460公尺到瓢簞山屋才是真正水深火熱的試煉。我們揮汗爬升到半途,眼見烏雲如萬馬奔騰而來,深怕午後雷陣雨逞凶,於是卯足全力衝刺,從氂牛變成鬥牛。沿途陸陸續續刷過了幾支隊伍,就在傾盆大雨蹂躪前,僥倖趕抵瓢簞山屋。屋內氣氛熱絡,有人已經開火烹飪晚餐。我們卸下裝備後,也拿出平底鍋,把幾根香腸煎得群魔亂舞,配著芋香乾燥飯與簷外濛濛雨景,享受了高山獨有的詩意晚餐。大雨很快掠過,煙嵐在暗藍暮色中嫋娜,翻騰,飛逸,虛幻得讓人忘卻自己身在凡間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坐望卡蘿樓斷崖】
奇萊山除了英姿煥發的主峰外,還有冷峻孤傲的北峰、溫柔敦厚的南峰,三者都是眾所周知的名嶽,齊聚在台灣百岳之列,讓人津津樂道。如果說奇萊群峰的成員裡還有一座東峰,恐怕許多人會跌破專家眼鏡。其實,它就在距離主峰不到2公里的東側支稜上,因為身形略遜主峰一籌,姿態又不夠卓然出眾,以致經常被人忽略,成為孤立邊陲的冷門峰岳。它像是沒有座標的海市蜃樓,神秘消失在地圖上,聽過的人寥若晨星,去過的人更如鳳毛麟角。
憑著吉光片羽的文字紀錄,我和好友發現奇萊東峰的光芒內斂在平凡外表下,崖頂的三角點具有獨樹一幟的展望,不該被世人辜負。決定啟程後,我們以成功山屋為基地營,逍遙了一夜,隔天清晨才輕裝上稜,邁向人跡罕至的荒野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封面照片:凝望三星池倒影】
太平山廣袤的松林中,藏著一泓神秘的池塘,它的水域面積很小,小到快被一碧萬頃的林海淹沒,但交響在水面的天籟很美,美得像是才高八斗的音樂傑作。來往的遊客多半聚焦在煙波浩渺的翠峰湖,鮮少有人注意到這枚失落在荒野間的琥珀──三星池。其實,它就在距離翠峰景觀道路不到半公里的地方,只因入口沒有任何顯眼的標示,於是成了一個具有保護色的「路旁秘境」。
每當薰風踩著婆娑的舞步蒞臨,池畔就會悄然舉辦一場音樂盛典。浪漫的音符是蛙類求偶的語言,牠們用聲線抒寫滿腔熱情,冀盼這份痴狂能成為月光下的激情。來自草叢、石縫及樹洞間的歌聲齊聚半空中,呱呱呱、嘓嘓嘓,曲調綿綿長長,重重疊疊。曼妙的旋律隨著賀爾蒙的分泌跌宕起伏,恣意抑揚頓挫,迴盪在鬱鬱蒼蒼的森林裡。牠們的聲音很響亮,行蹤卻很低調,沒有人清楚這些音樂高手究竟是什麼蛙種,也許是莫氏樹蛙、艾氏樹蛙或褐樹蛙。牠們各自隱藏在曖昧的角落呼喚,試圖找尋相同的頻率,勾動曖昧的眼神。
innocen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